随着北京“饭桶网”逐渐走红并得到风投青睐,订餐网站一时风靡全国,但网络订餐行业却诞生了无数失败英雄。昨日,我市首家订餐网创始人何长孝敞开心扉,详述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。“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,创业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美。我只是希望‘后来者’们能吸取我的经验教训。”
缺少调查仓促上马
何长孝前几年在外地打工,但一直都有回家乡创业的想法。“由于我自己喜欢吃,又看到‘饭桶网’的成功,我想这个模式可以引入重庆。”
“重庆以美食著称,火锅全国闻名,开个订餐网没有不成功的道理。”通过最初的调查,何长孝发现网络形式的订餐在重庆还没有出现。2006年元月,在没有过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,何长孝的“重庆订餐网”正式成立。但何长孝没有想到的是,正是最初的仓促上马,给“重庆订餐网”的死亡埋下了伏笔。
全面克隆水土不服
其实,北京“饭桶网”的赢利模式很简单:向餐厅收取会员费和佣金,再附带一些广告收入。按照这个路径,何长孝的“重庆订餐网”一开始瞄准与快餐店合作,靠收年费盈利。但网站刚开始运行就遭到当头一棒。
“一是快餐店不愿意出年费,二是有70%的订单是空单,餐厅不愿意送。”何长孝说,很多快餐店都不愿意尝试,因此会员非常少。为了提升人气,网站一开始只得免费服务。
免费服务商家接受了,但送餐又成了问题。很多快餐店生意都非常好,光是店里就忙不过来,根本没时间上网看订餐信息,有时即使看了也会因为忙不过来而不送。“很多客户订了餐,餐厅也不送,这使网站信誉受到很大影响。”
支撑一年关张大吉
接下来,何长孝在赢利方式上作了调整,从以前收取年费变成按每个订单提钱。合作伙伴也扩展到中高档饭店,并与400多家酒店签了单,做一笔生意提一笔钱。
“真正实施起来后,才发现其中漏洞不小。”何长孝说,订单下来后,饭店是否已送餐,客户是否到商家消费,消费了多少,这些情况网站根本无法把握,导致该提的成没有提到,收入微乎其微,“重庆订餐网”举步维艰。
“自己还没上路,却有同行追赶上来。”何长孝说,2007年订餐网市场有了竞争,“馋猫”、“吃趣”等类似网站陆续出现,客人进一步被分流。“转变赢利模式不成功,苦苦支撑一年多,我亏了存款7、8万。”2007年的3月,何长孝不得不关闭“重庆订餐网”,他的创业首战以失败告终。
失败分析
仓促上马是最大败因
“重庆订餐网”的存活时间为什么这么短暂?何先生总结有三大方面的原因。
其一,市场调查不详细。“我开始做网站时经验不足,并没有做够市场调查就上马了。”何长孝说,当时绝大多数饭店和快餐店并未普及电脑,造成与网络订餐对接不上,而且很多消费者也对这种方式不适应。何长孝说,后来他才了解到,人家“饭桶网”在上马前就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,是花了大功夫去扫街发展商户的,而这些工作,他几乎没有做。
其二,重庆的市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度。2006年时,商家对互联网的认识都很浅薄,大多数人认为网络只是用来娱乐的,而不是赚钱的市场,对这种新型模式持怀疑态度。而在网站开办过程中,很多饭店的信誉存在问题,消费者订餐后不能马上送餐,有的干脆不送,使消费者对订餐网失去信心。还有就是消费者的观念也没跟上,那时很多人重庆人连淘宝网都不知道、不会用,对订餐网自然就更不了解了,但北京等地的思维却不是这样,要超前得多。
其三,不懂网站经营。“重庆订餐网”的推广工作,可以说是相当糟糕,由于宣传力度不够,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有订餐网的存在。一个网站如果没有推广,等于是白做,既使页面再漂亮,关注的人也不多。即使要推广,也会牵涉到大量资金问题,这显然是从未涉足过互联网行业的何长孝没有料到的。“而且我当时也没想到,建立博客、QQ群、行业网站和行业论坛等方式来推广。”
专家点评
光有好点子还不够
“创业是个系统的工程,不要认为自己有了个好点子就一定能成功。”西南大学经济学博士潘晓成称,互联网创业成败的关键是赢利模式,但有些赢利模式只是预想中“看上去很美”好,实施起来可能是另外一回事。
潘博士介绍,几乎每个进入全球排名前10万位的商业性网站和个人网站,都是通过SP来获取经济回报,但前提是网站必须聚集大规模人气。不过,赢利模式不是单一的,必须跟其规模相匹配。从订餐网的模式上分析,由于何长孝投资规模小,采取一开始就收取会员费的模式是正确的,对于网站这种需要靠一段时间烧钱来培育市场的行业来讲,他资金不足,不能维持过这一段烧钱的培育期。
“赢利模式没有固定的,只有成功和不成功之分。”潘博士说,但有一点——赢利模式越简单越好。
线索征集
本报财经投资版“创富学堂”栏目主要描写创业故事、商战故事、成功和失败的经典案例等,栏目开创以来,受到很多创业者的好评。如果你正在创业,项目有独特之处,请与本报联系,将您的联系方式发送到邮箱:liqi77@vip.sina.com。本报记者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。
[ 作者:零度网络科技 类别:互联网新闻 ]